樟树镇
更新时间:2018年03月18日 14:17 作者: 访问量:

樟树镇

江西全省范围内有5个乡(镇)的名称中含有“樟”字,包括樟树市樟树镇、德安县樟树乡、玉山县樟村镇、黎川县樟村乡和兴国县樟木乡。名称中含“樟”的乡(镇)全国超过15个,其中湖南省更多达7个,并且岳阳市湘阴县内也有一个“樟树镇”。

江西省樟树市樟树镇原为江西省清江县政府所在地,地处赣江和袁水汇合处,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尤以其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泡制技术闻名全国,被誉为“江南药都”,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1988年因设立樟树市而撤销樟树镇,设立淦阳、鹿江、吴家巷、薛溪4个办事处,现为樟树市城区。但樟树镇仍以其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文化深厚和经济发达而名声远播,历史上曾与景德镇吴城镇河口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一、镇名由来

据传,早在先秦之前,东屏閤皂山、西临赣江古渡口之地(樟树镇境内)就有彭、刘、喻、杜4个村落。当时该地区樟树成林,浓荫蔽日,有位老者就在渡口的樟树树荫下摆茶摊,人们逐渐聚在这里交换些产品。后来,陆续发展起一些手工业作坊和店铺,遂出现一条小街把4个村落联了起来,俗称“土街仔”。这便是樟树镇的雏形。

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清江镇因为镇名与县名相同,但又不是县治所在,故改名樟树镇。取樟树镇之名主要是因为当时这里的樟树多而且大,可谓参天蔽日。有史料记载,清江镇历来俗呼樟树,便更名樟树镇。东晋的史学家干宝撰《搜神记》曰:“今新淦北二十里余,曰封溪,有聂友截梓树板涛牂柯处。牂柯有樟树,今犹存,乃聂友回日所栽,枝叶皆向下生。”这个故事后来在《搜神后记》、《豫章记》、《太平广记》、《宣室志》等史记资料中均有引载。南朝刘宋时期教育家和方志家南昌人雷次宗在《豫章记》中写道:“新淦县北二十五里,曰封溪,今有聂友所伐樟系着牂柯处,遂生为树,今犹存,其木合抱。始倒植之,今枝条皆下垂。”许多古代资料中都有聂友“夜射白鹿,中樟灭怪”的记载,说明在汉代樟树镇的樟树分布非常多而且大,并有大量关于樟树的民间传说,将樟树神化而倍受重视。

明代(1368—1644年)《清江县志》记载:“土产以樟为最,樟之最大者,居人或作神祠其下,以防剪伐。人家所植,多以树之荣茂为兴徵”。此处“徵”为象征、征兆之意。意思是明朝年代清江县最多的就是樟树,并且樟树林周边的人会在最大的樟树下面建庙供神,以防止被破坏或砍伐。如果某家人种植的樟树枝繁叶茂,则预示这家人将兴旺发达。

二、历史沿革

据考证,45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樟树镇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和繁衍。活跃在这一带的早期居民是古代三苗族的一支,叫做“越族”。他们从原始人群中走了出来,度过了漫长的母系氏族时代,在赣江两岸的丘陵岗阜地区依山傍水建立居民点,或架木为巢,或掘地为穴。利用石头磨制成斧、锛、凿、网坠等简陋工具,在莽莽森林中打猎,在滔滔赣江边捕鱼,并开始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后来又学会了制陶、冶铜和纺织。

考古发现,樟树镇周围分布着自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多达120余处,可见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已是村落棋布,经济繁荣。为秦汉建立淦阳镇、潇滩镇、吴平镇等城镇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开始设立新淦县,县治(县衙所在地)设淦阳(今樟树镇)。因淦水发自骊岭,流经紫淦山,蜿蜒向西北,于县治之南注入赣江,水以山名,县以水名,而县治在水之阳,故名淦阳。公元前201—587年,淦阳镇一直为新淦县县治。

隋开皇七年(587年),因新淦县改隶庐陵郡吉州,县令李子乐以县城远离州治,将县治迁至南市村(即今金川镇)。淦阳镇改名清江镇。原因是镇治所在地地处袁河与赣江合流之后的江段,江水波流澄澈,古称清江,镇因江而得名。

明崇祯(1627—1644年)《清江县志》记载: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八月,有位巡使吴鸾,以“潇滩之地,当南粤、虔、吉、洪之冲,舟车辐辏,有仓廪兵戈之积”为由,奏请置县。南唐主李升准其所奏。据《南唐书》载:“升元二年八月戊戌,升洪州潇滩镇为清江县,不隶州,谓直隶于节度使也,割高安之建安、修德,新淦之崇学,合三乡为县。”县治设清江镇西南三十里的潇滩镇(今临江镇)。清江镇因与清江县同名,但又非县治,容易产生混淆,故改名樟树镇。

自南唐升元二年清江建县以来至新中国成立,樟树镇一直隶属于清江县。虽非县治,但地位重要。明代吏部左侍郎熊化(1576—1649年)曾评论说:“樟镇于邑治,股肱也;以奉腹,则禁喉也”。他在所撰的《樟树镇记》中称之为“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樟树镇与设过军、路、府、县治的临江镇在地势上互为犄角,在经济上互相抗衡,在文化上也相互颉顽。

三、樟树镇樟考

聂友射鹿,中樟灭怪。东晋年间史学家干宝编撰的《搜神记》云:“吴聂友字文悌,豫章新淦人。少时贫贱,常好射猎。见一白鹿,射之中,寻踪血尽,不知所在。饥困,卧樟树下。仰见所射鹿箭,著树枝,怪之。于是还家赍粮,命子弟持斧伐之。树有血,遂截为二板。牵置陂中,常沉,时复浮出。出家必有吉。友欲迎宾客,常乘此板。或于中流欲没,客大惧,友呵之,复浮。仕官如愿,位至丹阳太守。其板忽随至石头,友惊曰:‘此陂中板来,必有意。’因解职还家。二板挟两边,一日即至。自尔后,板出或为凶祸。今新淦北二十里余,曰封溪,有聂友截梓树板涛牂柯处。牂柯有樟树,今犹存,乃聂友回日所栽,枝叶皆向下生。”

【译文】在吴国,有一个人姓聂名友字文悌,是豫章郡新淦县人,经考证为江西省清江县樟树镇(现樟树市城区)人。此人年轻的时候家境比较贫穷,常常喜欢上山打猎。有一天,他发现一只白色的鹿,用箭射中了它。聂友寻着血迹追赶,追到地上不见血迹,也不知白鹿在哪。他又饥又困,倒在一棵梓树(即樟树)下休息。一仰脸看到他射鹿的那支箭扎在树枝上,他很奇怪,就回到家里,准备了干粮,率领着子弟们带着斧子去砍伐那棵樟树,发现树上有血。之后把它锯成两块板子,扔在河边。这两块板子常常沉下去,也常常浮上来。凡是浮出来的时候,聂友家中必然有喜事。他到外地迎送宾客,也经常乘坐这两块樟木板。有时候正是江中激流的时候,板子要沉没,客人十分惊惧,聂友就呵斥樟木板一番,樟木板也就再浮上来。聂友的仕途是如愿的,官位一直到了丹阳(今南京)太守。有一天,两块樟木板忽然间随他来到石头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他大吃一惊。心想,这河边的两块樟木板来,一定是有意的。于是他就辞职回家。把两块樟木板挟在两边,一天就到了家。从此以后,板子出现就可能是凶祸之兆。现在新淦往北二十多里的地方,叫做封溪,有当年聂友截梓(樟)树板泛游牂柯(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的地方,牂柯处有一棵樟树,现在还活着,那是聂友当年回来时栽的,并且这棵树的枝叶全向下生长。

本传说故事最早出在东晋初年间史学家干宝编撰的《搜神记》中,《搜神记》是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后来,东晋的《搜神后记》、唐代的《宣室志》、宋代的《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等,均对该传说故事进行了转载。南朝南昌人雷次宗在《豫章记》中写道:“新淦县北二十五里曰封溪,今有聂友所伐梓系着牂柯处,遂生为树,今犹存,其木合抱。始倒植之,今枝条皆下垂。”此处“梓树”应为“樟树”。

樟树镇因樟树而闻名,关于樟树镇的诗词歌赋也非常多。

题樟树镇

潇潇下流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

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

此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游樟树镇后所写,诗中“棹”意指“船”,“老树”即指“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