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诗词歌赋
更新时间:2018年03月18日 14:21 作者: 访问量:

樟树诗词歌赋

樟树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宠儿。唐代诗人韩愈(768—824年)就有《城南联句》:“桑变忽芜蔓,樟裁浪登丁”。白居易(772—846年)在《寓意诗五首》中曰:“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元稹(779—831年)在《谕宝二首》中曰:“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臲”。沈亚之(781—832年)在《文祝延二阕》中赞樟树:“樟之盖兮麓下,云垂幄兮为帷”。南宋学者魏了翁(1178—1237年)在《安大使生日》中感叹:“清庙圭璋璧,明堂枫柞樟”。杭州富阳山下一个小小的樟亭,引来无数文人雅士相邀驻足,感慨舒怀。唐代浪漫诗人李白(701—762年)曾“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白居易更在“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

在近代,一棵“虹关古樟”的照片,引来了许多邑人争相观赏,题诗赋文,赞叹:“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树荫虹关数百年,休黟祁歙盛名传。几多词客增诗思,仰视云霞俯听泉”。还有邑人专门为了这棵古樟征集诗文,收集吟诵此树的诗词、文章50余篇,并编印成《古樟吟集》,使一棵古樟名扬四海。

在现代,樟树是城市园林和村镇绿化的首选树种,被许多地方推选为省树、市树、县树,关于樟树的诗词歌赋、论著散文,以及樟树为主题的电影电视更是层出不穷。《香樟树》、《老樟树》、《老樟树下》、《梦里的香樟树》、《梦魇香樟树》等电影、电视和小说,以樟树为背景反映了一群人、一代人的生活、工作、思想和感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棵怀抱炸弹的樟树》、《香樟树前的情思》、《光泽老樟树》、《樟树的风格》……,能使人从散文中见树思人,睹物励志。《樟乡看樟迷人眼》、《樟树之乡访奇樟》、《樟树之乡樟树王》、《仰望老樟树》、《香樟树写意》、《走进那片香樟林》、《樟树意象的文化象征》、《最爱香樟》……,则能让人在欣赏作者炫目文采的同时,感受到樟树的伟岸雄姿、博大胸怀、无私品格和顽强精神。

江西被誉为“樟木之乡”,古代“豫章”之名更是和樟树有不解之缘。与江西有关的关于樟树的诗词歌赋非常多。

南溪樟隐记

——宋·祝穆

余卜居南溪上流。溪之漘,有乔木二,盖古之豫章,今欲以樟名者也。其寿当三百余载,而大且二十围。团栾偃蹇,庇及数亩;老根盘踞,高突地上,如巨石礧砢。余因募工畚土,厚培其根,使平若一台,可坐数客。久焉根入土深,得所滋养,枝叶益敷畅。停午,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清荫覆地,暑气不入,凉飓时来。方春,稚绿兢秀,蔼若云屯及元冥冻沍,此独挺秀。

余爱护封殖,每为赋《甘棠》之诗。余闻昔有商山之老戏于桔中者,谓之桔隐;后世仿山阴之种竹者,谓之竹隐;慕彭泽之采菊者,谓之菊隐;拟孤山之咏梅者,谓之梅隐。余爱此古樟,遂名吾庐以南溪樟隐。暇日搜阅书箧,得晦庵朱子所书四大字,适契余所命名,若有天相,亟摹勒,揭于厅之楣。即其右辟小室,又取朱子所书“岁寒”二大字为扁,以表古樟之雅致。室仅容膝,处势最高,平挹翠岚,下临绿浸。隔岸担簦负笈之行人、中流披蓑鼓枻之渔父,皆可坐见于袵席之上。市廛虽近,而一尘不侵。余盖于此而读书,以求圣贤为己之学,涵养体察,私淑吾身,庶几不负朱子畴昔教育之意。日力有余,则独取古人嘉言善行,类成巨帙。穷年矻矻,皆手自抄录,乐而忘疲。今一二书行于世者,幸有扬子云不以覆盖酱瓿也。乃若坐久神倦,起而欠伸,则信手拈前辈诗文一二帙,缓诵微吟,战胜睡魔而却之,此则樟隐之成趣也。其西则筑小楼四楹,与厅对峙,又取南轩张子所书“藏书阁”三大字揭扁楼上。虽余无资聚书,不能多视业侯插架,特泰山之毫芒。然余性健忘,不可无书。旧所读不复尽记,必藉检阅,积久抽取。简帙散乱,则必次其甲乙,使如旧序,剔去蠹鱼,燥以风日。盖兹楼也,检书则登,曝书则登。当此之时,窗棂四敞,不妨眺望以舒心目。至于秋宵爽豁,月鉴澄鲜,朔风怒号,雪絮飞舞,乘兴一登,便觉水晶宫阙、琼楼玉宇,去人不远,此又樟隐之胜概也。

噫!余晨兴而启吾扉,出入而涉吾庭。仰而瞻吾巨扁,银钩铁画,动有法度,则思其人,俨若先儒之临其上;顾而见吾古樟龙身虬柯,昂霄耸壑,则爱其木凛然,岁寒之友在吾侧,是吾庐虽甚湫隘卑陋,而雄丽伟特之观,固不在于轮奂之美也。繄我后人之居于斯者,其必读韩昌黎《示儿》之诗,使有贤乡大夫相过,考评道之精粗,以不迷厥初可也。其必思朱子所记先大父遗事,以克称“天之报施其将在此”之语可也。审能如是,则庶几亦不贻渐林涧而凌霜傲雪之标,当相与辉映于无穷。此则余之望也。是为记。

《南溪樟隐记》是祖籍江西婺源的宋代文学家祝穆晚年卜居福建省建阳县麻沙水南时,为其住宅“南溪樟隐”所作的记。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曾祖父祝确是朱熹的外祖父,父亲祝康国是朱熹的表弟。祝穆后来跟随朱熹的母亲祝氏居住于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内),晚年时在《南溪樟隐记》中高度赞美了其住宅旁溪流边的两棵古樟树:古老高大、雄姿伟岸、龙身虬柯,昂霄耸壑,根深叶茂、挺拔秀丽、生机盎然、环境宜人;并且非常爱此古樟,将自己的住宅也取名“南溪樟隐”。

祝穆之子祝洙在为《南溪樟隐记》作跋时,更赞美这两棵古樟树曰:

豫章偃蹇纳苍龙,姿干宁须匠石逢。

借重岁寒云谷字,绝胜松拜大夫封。

奉饯元侍郎加豫章采访兼赐章服

——唐·刘长卿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

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

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

黄金装旧马,青草换新袍。

岭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涛。

豫章生宇下,无使翳蓬蒿。

刘长卿(726—786年),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省)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唐高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刘长卿摄(代理)海盐令,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馀干(今江西余干县),与大诗人李白相遇,并写诗:“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樟树镇

——清·查慎行

潇潇下流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

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

注:此诗为清代诗人查慎行游樟树镇后所写,诗中“老树”即指“樟树”。

明发新淦晴快风顺约泊樟镇

——宋·杨万里

雨到中宵歇,心知逗晓晴。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

风借轻帆便,天催嬾客行。

不应樟镇酒,无意待人倾。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

题樟树药都

——熊复

香樟高下与云齐,烟树苍茫望眼迷。

花药葳蕤春正好,通都集市凤来仪。

熊复(1915—1995年),笔名傅容,四川邻水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赋古樟

——清·佚名

古樟一棵,盘结如盖。

势偃百尺,荫及一乡。

四山峙到,如垣如墉。

青葱勃翠,骇目伟观。

此诗为清朝人对江西省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古樟的赋赞。相传,宋朝嘉定年间为纪念村祖李十公夫妇“显圣”,打败金兵,朝廷敕封在此樟树旁立庙祭奉。其冠幅巨大,气势雄伟,影响甚广。

江西省婺源县的虹关古樟更是一棵充满传奇色彩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古樟树,它不但见证了一个村庄的巨变和一个家族的兴盛,还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和邑人雅士题诗赋文,有邑人还为其集诗征文,50余篇诗文的《古樟吟集》更使其名扬四海。

题虹关古樟

——宋善

树荫虹关数百年,休黟祁歙盛名传。

几多词客增诗思,仰视云霞俯听泉。

谁信灵樟佑兆民,须知物理最为真。

枝桠四达长荣枯,远近咸知树有神。

题古樟图

——石兆兰

尺幅苍然肖写真,古樟画里远传神。

灵根借得南山寿,蔚气疑逢亘古椿。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

无关胜似虹关景,七百余年论废兴。

民国癸酉暮春题同邑虹关詹氏古樟摄影

——方克和

虹关詹氏族绵延,生聚今逾七百年。

地钟灵秀非偶然,猗惟古樟得气先。

栽培远自南宋前,几番灰烬感沧田。

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

层柯蜿蜒如龙眠,异种寄生若指骈。

珊瑚玉树相比联,老柏长松逊妩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