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形态特征
更新时间:2018年03月18日 13:42 作者: 访问量:

樟科(Laur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樟科的起源较早,第三纪的古新世发现了最古老的樟科植物化石。在西伯利亚发现有中新世和上新世的樟科果实和叶的化石,这表明在那个地质年代樟科已出现在北方。樟科植物属常绿或落叶植物,大多为乔木或灌木,仅有无根藤属为缠绕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黏液的细胞。

具体而言,樟科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叶

叶互生、对生、近对生或轮生,通常革质,但有时近膜质或纸质,全缘,极少分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无托叶(樟树的枝叶见图1,叶片形态见图2)。

图1a 樟树的枝叶

图1b 樟树的叶片形态

2. 花

花黄色或淡绿色,组成腋生或近顶生的圆锥花序、总状花序、近伞形花序或丛生花束(樟树的花序见图2-2);总苞片有或无,开花时脱落或宿存;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被通常3基数,很少为2基数,萼片状,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片,排成两轮,大小相等或外轮的较小,结果时脱落或宿存,有时硬化;花被筒短或很短,花后不变或增大变成杯状或盘状的果托;雄蕊着生在花被筒的喉部,3~12枚或更多,通常9枚,轮状排列,每轮3枚,极少2枚,花丝基部有两个腺体或无,有时部分雄蕊特别是最内轮的不发育,成为退化雄蕊,花药2~4室,瓣裂,外面两轮的花药内向,第3轮的通常外向,亦有全部内向的,花药4室时,成对迭生,但亦有由于有2室侧生而排成一列或弧形;子房1室,上位,极少下位,胚珠1枚,花柱1,柱头盘状扩大,有时开裂,有时不明显。樟科植物的花大都小而芳香,有花部腺体,为虫媒传粉,雌雄异花的樟科植物存在表明向着异花授粉方向发展,但也有自花授粉发生,如斜蕊樟属(Licaria)和油丹属(Alseodaphne),花几乎不开放,且花药靠柱头很近,不可避免地发生自花授粉。

图2 樟树的花序

3. 花粉

花粉粒无萌发孔,近圆形,直径24~40(70)μm,外壁薄,通常具小刺或小刺状突起,外壁雕纹模糊。汤庚国等(1995)对国产樟科22属150余种植物花粉研究结果表明:樟科花粉有小穿孔的存在,并依据花粉的形状、外壁纹饰及小穿孔存在与否将樟科花粉划分为7个类型,即厚壳桂型(Cryptocarya, Neocimamomum)、檬果樟型(Caryodaphnopsis)、木姜子型(Litsea, Lindera, Neolitsea)、月桂型(Laurus)、鳄梨型(Persea, Machilus, Syndiclis, Nothaphoebe, Beilschemiedia,Phoebe, Alseodaphne, Octea)、檫木型(Sassafras,Cinnamomum, Umbellularia, Actinodaphne, Dehaasia)、无根藤型(Cassytha)。染色体基数=7,12。

4. 果

果为浆果状核果,有时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所承托,部分包围或全部包裹;果梗圆柱形,有时肉质。果实主要借助鸟类及哺乳类小动物来传播。檬果樟(Caryodaphnopsis tonkinensis)的果实由于在种皮和内果皮之间充满空气而漂浮,因而可借水传播;这种植物通常沿定期泛滥的小河溪冲积土生长。河岸分布的种类如柳叶润楠(Machilus salicina)也是借水传播种子(樟树果实见图2-3a和图2-3b)。

图3a 樟树的未成熟果实

图3b 樟树的成熟果实

5、种子

种子无胚乳子叶厚肉质,胚芽明显(樟树的种子见图4)。

图4 樟树的种子